H13模具钢热处理如何才能达到58度?东锜模具钢全网解说
发布时间:2020-03-27 浏览次数:次
H13模具钢是一款热作模具钢,H13模具钢用于制造冲击载荷大的锻模,热挤压模,精锻模;铝、铜及其合金压铸模。合金工具钢简称合工钢,是在碳工钢的基础上加入合金元素而形成的钢种。其中合工钢包括:量具刃具用钢、耐冲击工具用钢、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无磁模具钢、塑料模具钢。接下来东锜模具钢给大家分享一下H13模具钢热处理如何才能达到58度。
进行1050~1100℃加热淬火,油淬,可以达到要求,但一般热作模具是不要求这么高的硬度的,这么高的硬度性能会很差,不好用,一般在HRC46~50性能好、耐用。
H13常规热处理制度如下:
1.预先热处理
H13压铸模具钢在出厂都已作好退火热处理,保证了具有良好的金相组织,适当的硬度,良好的加工性,无需再进行退火。但制造厂进行改锻后破坏了原来的组织和性能,增加了锻造应力,必须进行重新退火。
等温球化退火工艺为:860~890℃加热保温2h,降温到740~760℃等温4h,炉冷到500℃左右出炉。
2.淬火及回火
要求韧性好的模具淬火工艺规范:加热温度1020~1050℃,油冷或空冷,硬度54~58HRC;要求热硬性为主的模具淬火工艺规范、加热温度1050~1080℃,油冷,硬度56~58HRC。推荐回火温度:530~560℃,硬度48~52HRC;回火温度560~580℃;硬度47~49HRC。
回火应进行两次。在500℃回火时,出现回火二次硬化峰,回火硬度***高,峰值在55HRC左右,但韧性***差。因此,回火工艺应避开500℃左右为宜。根据模具的使用需要,在540~620℃范围内回火较好。
淬火加热应进行两次预热(600~650℃,800~850℃),以减少加热过程产生热应力。
3.化学热处理
H13压铸模具钢若进行气体渗氮或氮碳共渗可使模具进一步强化,但其氮化温度不应高于回火温度,以保证心部强度不降低,从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H13钢是C-Cr-Mo-Si-V型钢,在世界上的应用***其普遍,同时各国许多学者对它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在探究化学成分的改进。钢的应用广泛和具有优良的特性,主要由钢的化学成分决定的。当然钢中杂质元素必须降低,有资料表明,当Rm在1550MPa时,材料含硫量由0.005%降到0.003%,会使冲击韧度提高约13J。十分明显,NADCA 207-2003标准就规定:优级(premium)H13钢含硫量小于0.005%,而超级(superior)的应小于0.003%S和0.015%P。下面对H13钢的成分加以分析。
含5%Cr的H13钢应具有高的韧度,故其含C量应保持在形成少量合金C化物的水平上。Woodyatt和Krauss指出在870℃的Fe-Cr-C三元相图上,H13钢的位置在奥氏体A和(A+M3C+M7C3)三相区的交界位置处较好。相应的含C量约0.4%。图上还标出增加C或Cr量使M7C3量增多,具有更高耐磨性能的A2和D2钢以作比较。另外重要的是,保持相对较低的含C量是使钢的Ms点取于相对较高的温度水平(H13钢的Ms一般资料介绍为340℃左右),使该钢在淬冷至室温时获得以马氏体为主加少量残余A和残留均匀分布的合金C化物组织,并经回火后获得均匀的回火马氏体组织
。避免使过多残余奥氏体在工作温度下发生转变影响工件的工作性能或变形。这些少量残余奥氏体在淬火以后的两次或三次回火过程中应予以转变完全。这儿顺便指出,H13钢淬火后得到的马氏体组织为板条M+少量片状M+少量残余A。经回火后在板条状M上析出的很细的合金碳化物,国内学者也作了一定工作。以上就是东锜模具钢给大家分享的H13模具钢热处理如何才能达到58度。相信大家看完本篇文章就会对H13模具钢的热处理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对模具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更多关于模具钢的资讯《你知道模具钢需要具备的五大性能吗?看完你就明白了》。
本文链接地址:http://tokais.cn/news/529.html
原文标题:H13模具钢热处理如何才能达到58度?东锜模具钢全网解说
>>2316模具钢可以用s136代替吗,ts520模具钢 2024-12-27
>>模具钢材型号t302 2024-12-27
>>什么模具材料克ts520 2024-12-27
>>东锜1。t302esr 2024-12-27
>>浇铸模具材料是什么,浇铸模具材料是什么意思 2024-12-27
>>塑料模具钢的选择有哪些?看完你就明白了 2020-07-22
>>SKD11模具钢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2020-01-10
>>冷作模具钢和热作模具钢分别都有哪些用途?东锜模具钢全网解说 2020-07-19
>>H13压铸模具钢的失效原因是什么?东锜模具钢厂家为你解析 2020-07-09
>>14点教你辨别模具钢的优劣知识大全 20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