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的冷作硬化处理(不锈钢 硬化)
发布时间:2023-09-20 浏览次数:次
今天给各位分享不锈钢的冷作硬化处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不锈钢 硬化进行解释,现在开始吧!
304不锈钢是奥氏体不锈钢,而奥氏体不锈钢是不能通过热处理来提高或者降低硬度的。奥氏体不锈钢在冷加工时会造成冷作硬化,造成硬度有一点增加。可以通过固熔处理来消除冷作硬化造成的硬度。
为了改善其性能,***常用的方法是热处理,但这种方法亦非易于应用。特别是,在500~1000℃的常温范围内通过氮化和氮碳共渗对不锈钢进行表面硬化,难免会削弱其耐腐蚀性能。
如何增加其硬度,又不影响其耐腐蚀性?
欧盟资助的PLASSTEEL项目就此研发出了一种先进的不锈钢低温表面硬化工艺,通过精确定制材料特性,从而赋予材料令人惊异的耐磨性、抗疲劳性和耐腐蚀性,可应用于所有铁素体,马氏体,奥氏体和双相钢。
**的研发专家Alexander Varhoshkov说,不锈钢加热过程中局部过热领域虽然将具有更高的表面硬度,但也可能导致碳化硅和氮化铬沉淀在不锈钢的晶界上,这会受到晶间腐蚀的影响。
该工艺的关键在于,拥有40年行业经验的IONITECH LTD开发了一种等离子氮化/氮碳共渗炉,在整个工作区域实现了出色的温度均匀性,可以在低于500°C的温度下将氮或碳溶解到不锈钢中,而不形成氮化铬或碳化物,并消除了'空心阴***'效应的可能性。整个处理步骤数分钟至20小时不等,具体取决于工件材料和有关层深度的要求。
硬化处理不锈钢:
一.利用低压等离子体辉光放电技术在350~450℃之间对奥氏体不锈钢后卡进行渗氮表面强化,在压强100~150KPa,处理60~100分钟即可得到厚度10~30 um左右的高硬度的氮过饱和奥氏体固溶体强化层.采用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及俄歇谱仪等对渗层进行结构分析表明,在处理温度低于450℃时,渗层为单相氮过饱和奥氏体固溶体层,显微硬度达到IOOOHV,与原基体材料相比,耐磨性提高了2~3倍。
二.利用低压等离子体辉光放电技术在350~450℃之间对奥氏体不锈钢后卡进行快速渗碳表面强化,在压强100~150KPa,处理60~100分钟即可得到厚度10~30 u m左右的高硬度的碳过饱和奥氏体固溶体强化层.采用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及俄歇谱仪等对渗层进行结构分析表明,在处理温度低于450℃时,渗层为单相碳过饱和奥氏体固溶体层,显微硬度达到900HV,与原基体材料相比,耐磨性提高,抗咬合性能得到改善。
304不锈钢是属于奥氏体不锈钢,而奥氏体不锈钢是不能通过热处理来提高硬度的。但可以通过冷作硬化的方法来提高自身的强度。
加工硬化------随着冷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强度和硬度指标都有所提高,但塑性、韧性有所下降。 应变硬化------在材料的拉伸压缩实验中,材料经过屈服阶段之后,又增强了抵抗变形的能力。这时,要使材料继续变形需要增大应力。经过屈服滑移之后,材料重新呈现抵抗继续变形的能力,称为应变硬化。(又称为冷作应变)。 一.常温下钢经过塑性变形后,内部组织将发生变化,晶粒沿着变形***大的方向被拉长,晶格被扭曲,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抗变形能力。这种现象称为应变硬化或加工硬化。 二. 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塑性变形时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又称冷作硬化。产生原因是,金属在塑性变形时,晶粒发生滑移,出现位错的缠结,使晶粒拉长、破碎和纤维化,金属内部产生了残余应力等。加工硬化的程度通常用加工后与加工前表面层显微硬度的比值和硬化层深度来表示
关于不锈钢的冷作硬化处理和不锈钢 硬化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链接地址:http://tokais.cn/news/18209.html
原文标题:不锈钢的冷作硬化处理(不锈钢 硬化)
>>轴承钢好还是tr35好 2025-04-25
>>苏州t302模具钢 2025-04-25
>>比m390好的钢材是什么钢 2025-04-25
>>进口ts580钢材 2025-04-25
>>进口GHX钢板 2025-04-25
>>供应DH21模具钢 优质dh21模具钢批发采购 2020-02-02
>>三分钟带你全面了解模具钢材以及它的用途 2020-07-14
>>常见渗碳钢塑料模具钢[2018厂家推荐阅读] 2020-07-28
>>你知道模具堵塞原因吗?看完你就明白了 2020-07-17
>>钒高速钢?模具钢材的预备热处理工艺有哪些? 2020-03-17